学林

嘉惠学林 传承文化——启功先生著作出版漫谈

1980年,经先生推荐,我的第一篇考证文章《“瀚海”辨》发表于《学林漫录》第二辑。1981年,经先生举荐,我进入中华书局工作。当时恰逢先生的《启功丛稿》问世,他在欣慰之余多次表示,希望日后多写短小精悍的学术札记与诗词,积攒成集。因此,在承担众多书稿编辑工作之余

出版 著作 启功 中华书局 学林 2025-09-30 15:35  2

学林漫话丨张飞:殊途同归:张光直与李济的学术选择

在中国考古学史上,张光直是一个无法越过的名字,他毕生以研究与传播中国考古学为己任,所撰《考古学专题六讲》《考古学: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》《古代中国考古学》《中国青铜时代》《商文明》《美术、神话与祭祀》等一系列专著,至今仍是西方考古学界学习中国考古的

学术 漫话 学林 李济 张光直 2025-09-26 15:01  2

赵宗彪:重现中国士人的风骨——读周维强先生《学林新语》

当代人对知识分子的印象,因为各种原因,常常被漫画化、粗鄙化。早期的源头,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陈景润,最近又有号称“北大韦神”的数学天才韦东奕。不要说,这种形象同事实的距离相差很大,事实上,即使是同一个人,你选取什么侧面,给人的印象也完全不

学林 士人 赵宗 学林新语 周维强 2025-09-21 22:41  4

兰花界的“小荷仙”,虽跌落神坛,大名依旧响当当,邻居们都羡慕

兰花是我国的一款名贵花卉,虽然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,也没有向日葵的“趋光性”,甚至不开花的时候就像路边不起眼的野草一样低调,但是开花后就如同丑小鸭蜕变一样,将“高雅”二字发挥到了极致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款兰花它虽然跌落神坛,但大名依旧响当当,被誉为是兰花界的小

乖宝宝 学林 春剑 李学林 荷仙 2025-09-19 18:55  2

晚潮|重现中国士人的风骨——读周维强先生《学林新语》

当代人对知识分子的印象,因为各种原因,常常被漫画化、粗鄙化。早期的源头,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陈景润,最近又有号称“北大韦神”的数学天才韦东奕。不要说,这种形象同事实的距离相差很大,事实上,即使是同一个人,你选取什么侧面,给人的印象也完全不

晚潮 学林 士人 学林新语 周维强 2025-09-17 12:38  4

学林随笔|青年陈云与上海二三事

20世纪初的上海是各种思潮展示、竞争、交流、融合的大舞台。在商务印书馆担任学徒、店员的陈云,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,早起晚睡,广泛涉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,并利用职工教育机会,参加馆里举办的夜校,学习英语和俄语,接触到各种社会政治学说。他还经常到进

青年 随笔 陈云 学林 学林随笔 2025-06-11 17:37  12

《学林追远录》:“远人”的风神和“来者”之信念

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师承陆宗达先生(著名的训诂学家和汉语史学家),很好地继承了章黄学派(编者注:民国时期逐渐兴起的一个旨在保护保留文言文的学派,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先生和黄侃先生)的精神实质,并在积年的岁月中融入了自己的体会,著有《训诂学原理

王宁 风神 学林 陆宗达 训诂学 2025-05-26 09:24  12

“远人”的风神和“来者”之信念——读王宁教授《学林追远录》

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师承陆宗达先生(著名的训诂学家和汉语史学家),很好地继承了章黄学派(编者注:民国时期逐渐兴起的一个旨在保护保留文言文的学派,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先生和黄侃先生)的精神实质,并在积年的岁月中融入了自己的体会,著有《训诂学原理

教授 王宁 风神 学林 陆宗达 2025-05-23 08:00  13

学林随笔|以“一个广泛的深入的思想运动,作为政治社会运动的辅助”

1930年5月20日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。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,社联致力于“革命理论的研究与阐发”,积极驳斥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假马克思主义理论,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以此“有系统地领导中国的新兴社会科学

随笔 政治 社联 学林 学林随笔 2025-05-17 14:47  22